學會的聲明
訊息日期: 2008-05-14 / 閱覽次數: 10900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護理學會、中華民國助產學會、中華膳食營養學會聯合聲明(97年5月8日發表)
母乳可以哺餵嬰兒多久?-讓每一位媽媽以及寶寶更健康
請支持協助媽媽純母乳哺育六個月,之後添加適當的副食品,繼續哺乳到至少一到兩歲
我們學會相信:
母乳哺育是提供嬰兒健康、生長及發育的最佳餵食方式,也是婦女生育過程中的一部分,對於婦女的健康有正面重要的影響。
兒童有權利獲得照顧者能力可提供的最高標準之健康,所有的婦女有權利得到適當的營養,並且在得到充分資訊及支持下,決定如何餵食自己的孩童。其他嬰兒照顧者也有權利獲得有關嬰兒餵食客觀的、一致且完整的資訊及協助。
雖然母乳哺育是最自然的,但也是需要學習的一個過程;婦女需要有正確的資訊。家庭、社區、職場、醫療系統及國家政策等,都應該提供婦女支持及協助,哺乳婦 女需要有技巧的實際協助,以建立信心、改善餵食技巧,而得以避免或解決哺乳的相關問題。
職業婦女應該有有薪的產假,哺集乳的空間及時間,以能持續哺乳。
我們建議所有照顧婦女及嬰幼兒的醫療工作者應該:
- 學習並持續更新個人有關嬰幼兒營養餵食及母乳哺育的知識及協助技巧
- 在沒有母乳哺育禁忌的狀況下,建議嬰兒哺育母乳,並提供完整正確的資訊,協助並確定父母是在知情了解的情況下做出對嬰兒最好的餵食選擇。
- 支持並協助所有週產期照護機構採取有實証醫學根據的醫療措施,如教導孕產婦哺乳、母子早期肌膚接觸、親子同室,及袋鼠照護等.
- 教導父母及其他照顧者在嬰兒六個月之後提供適時、安全及營養的其他食物;並協助持續的哺乳。
- 對無法哺乳的婦女及嬰兒,提供個別且正確的替代餵食教育。
- 支持勞動基準法與性別工作平等法中,有關職業婦女懷孕、生產與授乳的權益;包括可以在哺餵母乳時得到有給薪的哺集乳時間或調整工時,以及在工作場所或鄰近地點設有衛生設施足夠之哺集乳場所。
- 營造將母乳哺育視為嬰幼兒餵食常模的社區環境。
背景: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採用嬰幼兒餵食全球策略, 呼籲所有政府及其他部門:“ 確保所有健康及相關部門保護、鼓勵及支持純母乳哺育六個月,並持續哺乳到兩歲或兩歲以上。同時提供婦女可以從家庭、 社區及工作場所中得到她們需要的支持,以達到這個目標。”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的建議是至少持續哺乳到一歲,之後只要母親和兒童想餵多久皆可。
根據2004年台灣的統計資料顯示,持續母哺六個月以上的比例為19.8 %,而能夠完全母乳哺育至六個月的比例則只有約13.1% (註、瑞典2002年為72%,英國2005年為25%,美國為13.3%)。而有42.4%的嬰兒從出生後從未喝過一口母乳。
母乳不僅是一種食物。母乳是含豐富免疫因子的活組織,當嬰兒還無法自我保護時,可提供嬰兒持續且活性的保護減少感染。在產後幾天母親以富含抗體的初乳提供 嬰兒最理想的免疫。少量的初乳,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及抗體,正是初生兒所需的一切。純母乳哺育的寶寶比喝配方奶及混餵的嬰兒較不容易發生腹瀉、肺炎或是 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母乳中包括了嬰兒前六個月所需最適量的熱量、蛋白質、維他命、其他養分及水分。這些營養成分對嬰兒而言品質最佳,比配方奶或其他食物更容易完全消化、吸 收。當母乳寶寶長大時,比人工餵食寶寶較不易過胖,較少過敏,智能測試分數比較高。
母乳對於六到二十四個月大嬰幼兒的營養需求仍有很大的貢獻,尤其是蛋白質和很多種的維他命。但是幼兒所需要的部分熱量以及某些礦物質,例如鐵和鋅,就必須 由副食品中加強補充。六個月後提供適時、適當以及安全的富含鐵質之副食品,伴隨持續的哺乳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嚴重營養不良的情況,不論母親營養狀態如何,她所進食的各種食物都會持續地製造好的母乳。母親額外所需的食物成本相對是較少的,也不需要擔心配方奶或其他奶類的花費。
頭六個月純母乳哺育,且月經也還未恢復時,母親再次懷孕的機率很低,也能較快的回復到產前的體重。母親乳癌、卵巢癌的風險較低,也較少骨質疏鬆症情形。
為什麼許多嬰兒無法純母乳哺育,或者提早停止哺乳?
- 因為母親、保健專業人員、家庭和社會大眾不了解何謂純母乳哺育以及持續哺乳會有什麼好處,所以無法提供哺乳媽媽遇到困難時所需要的支持及建議。
- 因為母親、保健專業人員、家庭和社會大眾不相信純母乳哺育六個月是可能的,或是媽媽有足夠的奶水。他們也不知道任何添加的食物或是液體實際上大多是不需要,甚至會影響哺乳的。
- 因為媽媽在六個月前就需要返回職場 。
- 因為商業廣告誤導大眾認為配方奶和純母乳一樣好。
要能夠純母乳哺育,並且持續哺乳,母親需要有正確的知識及支持的環境。當每個人,包括保健專業人員、 家庭及社會成員都有正確的知識 ,而純母乳哺育是社會的常模時,這就可能做得到。
參考資料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strategy for infant and young child feeding.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3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Breastfeeding and the use of human milk. Pediatrics 2005; 115: 496-506
- 郭素珍(2004)台灣地區母乳哺育率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3年度委託科技重點計畫。(DOH93-HP-1205)。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ing principles for complementary feeding of the breastfed child.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
- Hanson LA, Human milk and host defence: immediate and long-term effects. Acta Pediatrica 1999; 88:42-6
- Leon-Cava, Natalia. Quantifying the benefits of breastfeeding: A summary of the evidence. 2002 The LINKAGES Project, Academy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www.linkagesproject.org/media/publications>
- Prentice A. Constituents of human milk. Food and Nutrition Bulletin 1996; 17(4). 305-312
- Martines J, Rae M, de Zoysa I. Breastfeeding in the first six months. No need for extra fluid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92 (304):1068-1069
- Labbok M. The lactational amenorrhoea method (LAM). A postpartum introductory family planning method with policy and programme implications. Advances in Contraception, 1994, 10(2):93-109
- Lakati A, Binns C, Stevenson M. The effect of work status on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in Nairobi. Asia Pac J Public Health 2002; 14:85-90.
- WHO/UNICEF. Promoting and supporting breastfeeding: The special role of maternity services. 1989.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Horta BL, Bahl R, artinés, JC, Victora CG.,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vidence on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breastfeeding.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is 2007
- Inte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 Position Statement, Geneva, 2005.